boe(京东方)研制出5英寸amqled显示产品
3月10日,boe(京东方)研制出5英寸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产品(amqled),这是boe(京东方)主持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点发光显示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项目的成果。有别于lcd背光利用量子点材料来拓展色域的方式,该产品直接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电致量子点发光器件(qled)实现全彩显示,色域超过100%。
量子点是仅有少数原子构成的极小半导体晶体,吸收能量后的量子点材料可被激发发光,并且通过控制量子点的大小可实现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基于此特性,目前量子点技术主要应用在量子点背光技术和主动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amqled)。
液晶产品自身无法发光,需要led等作为背光源实现显示,早前市场上出现的量子点电视,就是采用了量子点背光技术的液晶电视。量子点背光技术是以量子点材料代替传统led背光中的荧光粉发光层,制成带有量子膜的led背光源,其显示色彩较传统led背光电视可提升30%以上。
而与量子点背光技术相比,主动式电致量子点发光显示(amqled)无需背光源,注入电流即可使量子点发光,显示器件的结构类似于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两者相比,虽然发光源不同,amqled将发光源从有机发光材料换成了无机量子点,但相比于amoled,amqled被普遍认为具有寿命长、色域广、成本低的潜在优势,被广泛认为是继amoled之后更具颠覆性的显示技术,尤其是在大尺寸主动式发光显示领域,会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目前,量子点技术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业内人士分析,量子点不仅将为显示技术带来颠覆性的提升,更将在生物科学、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改变人类未来的核心技术方向之一。
量子电视技术门坎高,真正自发光产品最快 2020 年后才问世
三星电子在今年1月的ces展会上将其高阶电视产品从suhd正名为qled,引发市场关注量子电视发展。trendforce光电研究(witsview)最新研究指出,三星电子的qled仍属技术初期成果,要达到真正技术定义上的量子电视,目前仍会面临技术障碍及材料回收等问题,预估真正自发光的量子电视要到2020年以后才有机会问世。
witsview 表示,以显示技术而言,量子电视与 oled 电视都不需背光,不同之处在于量子电视是以量子点取代目前 oled 所使用的有机材料,透过量子效应产生的能量来进行自发光,而粒径不同的量子点所释放的光波长不同,即使不用彩色滤光片也可呈现不同色彩。
以开发时程来看,量子电视首先要将量子点与背光模块整合,无论是封装在 led,或将量子点置入背光的光学膜中,都已相对成熟且有量产实绩,但在进一步要将量子点与显示器做结合,以量子点取代彩色滤光片上色阻的阶段上,目前各面板厂与零组件厂商仍尚处研究阶段,而最终完全不用背光模块的自发光量子点更是有许多问题尚待克服。
qled 色彩饱和度、材料寿命预期可优于 oled,然效率及环境污染问题仍待改善
witsview 指出,qled 最大的优点将是色彩饱和度有机会优于 oled,且没有 oled面临的蓝色磷光材料寿命不足问题。然而,为了呈现高色饱,量子点多数添加重金属镉,而在参杂的剂量上也不符欧盟的危害物质限制令(rohs),因此有污染环境的隐忧。目前如 nanoco 已在开发不含镉(cd-free)的量子点技术,但在发光效率上仍未突破,而现阶段单纯透过量子点自发光的发光效率、寿命等都离商业化之路还有一段距离。witsview 预估,要看到真正的量子点显示技术在产品上大放异彩,仍需等到 2020 年以后。
三星 qled 要求品牌识别,oled 资源放置于中小尺寸面板
witsview 表示,就现阶段三星电子的 qled 而言,其实仍是在显示模块的背光中放入一张布满量子点的薄膜(qdef),透过背光照射来达到高色彩饱和的效果,做法上与一般液晶电视在显示模块的设计上并无太大不同,如友达、京东方及夏普的高阶电视面板上都有采类似设计,因此三星电子的策略目前看来属于营销战的一部分,希望提升三星在量子电视的品牌识别度,同时与乐金的 oled 电视做出区别。此外,这项策略也证明未来三星将放慢大尺寸 oled 面板的开发脚步,专注把 oled 资源放在智能型手机面板上。
(来源:科技新报)
量子点 vs. oled:谁才是屏幕界霸主
揭秘量子点背后的真相
【科普】量子点显示技术
【视频】量子点显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