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今的支付领域,基本形成了支付宝、支付、银联三足鼎立的局面,支付宝靠得是电商元素,支付有社交基因,而银联则是传统银行的捍卫者,在成功研发云闪付之后又与京东等企业合作,在市场份额上才算有了较大起色。
但市场格局并未就此稳定,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强大,其中手机支付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在我国主流品牌的手机厂商中华为、小米、苹果、三星等都已完成与传统银行的对接,其中小米支付最为突出。据称,小米支付已可支持银行数达到33家,mi pay累计绑卡用户数突破100万。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厂商大多是选择与银联合作,如小米mipay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手机支付大多采用的是nfc近场支付其好处是用户不需联网即可完成支付,而且具备卡包的功能,这一点与支付宝开通的卡包功能有相似之处。目前受制于近场行业标准、受理环境、应用场景、应用内容等环节的限制,手机支付的发展相对缓慢。但有媒体预测未来几年nfc手机支付将成爆发式增长。
最早支付宝占国内支付市场的90%,之后支付崛起,支付宝市场份额下降了不少。随着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力以及手机支付的兴起,有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支付宝市占率降到了55.4%,银联仅占0.91%。虽然支付宝仍是行业第一,但未来又能守住多少用户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