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收购优步后滴滴可谓一家独大。创业不久就打败30多家竞争对手,创造了目前“大一统”的局面。
网约车的出现使得打车难问题得到很大缓解,但这样的共享经济下问题也频频出现。无理加价、高峰假象、司机资质的问题对滴滴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此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来监管网约车市场。
滴滴无奈清退外地车
近日,滴滴出行官微发博表示:将在4月1日前停止向北京地区(包括六环外)外地牌照网约车进行派单。这举意味着继上海后,身处本地区但属于外地牌照的网约车将被清退。
如此看来,何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政策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毕竟早在5个月前相关政策就提出此要求,如今期限已到滴滴发文道歉也是无奈之举。
廉价网约车时代一去不复返
如此一来,原本被释放出来的部分运力再次收紧,北京地区打车难问题又将进一步加剧。
据统计北京网约车本地户籍司机仅占3.6%,对此滴滴也在微博中明确表示近期可能因为运力的减少,打车成功率、打车时长都会较以往有所波动。
可供使用的网约车大量减少,廉价网约车红利时代也将失去以往的活力,以后打网约车不仅贵而且还可能打不到车。
政策约束下滴滴何去何从
随着补贴减少、价格上涨,人们似乎开始对滴滴有诸多怨言,如今政策逐步实施滴滴会倒闭吗?
氦氪觉得咱们吃瓜群众们大可不必担心滴滴撑不下去,毕竟滴滴已经掌握大量用户群体,除了打车还有其他可行的盈利方式。
近日,也有传闻日本顶级投资公司软银将向滴滴注资60亿美元,这对政策影响下的滴滴很有帮助,但该消息未经滴滴官方证实,所以八字还没一撇呢。
无论如何,红利已逝但网约车市场总算走向了越来越规范的道路。
ps:赞赏一下,好运整年。